Categories 新闻动态
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信息工程网络体系,实现了行政村信号全覆盖,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服务。

在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我们取得了显著成就。目前,全国44个行政村已开通网络宽带,建设光缆约1公里,实现了行政村信号全覆盖。行勤村只是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实施以来,1万个开通光纤网络宽带行政村中的一个缩影。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1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截至1年11月底,我国现有行政村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目前,超过97%的县城城区和4%的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农村光纤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Mb/s,已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使广大农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为了缩小城乡的“数字鸿沟”,从2015年1月开始,工信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了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先后支持了1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建设,以及6万个农村4G基站建设,农村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在广大农村地区,“通过监控可以看到牛羊,还可以看到院子,再也不用跑来跑去盯着了。”甘肃省卓尼县纳浪镇大小板子村村民卢洛来说。

随着我国信息工程网络的不断完善,基础电信企业也为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移动西藏公司自“十三五”以来推出的“扶贫套餐”等专属优惠资费服务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5万人、让利15余万元;配合中央网信办捐赠.5万部汉藏双语手机,提供优惠资费价值1多万元。

为了让农村群众用得上、用得起通信服务,我国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面向农村脱贫户持续给予五折及以下基础通信服务资费折扣。目前,精准降费举措已惠及农村脱贫户超过8万户,累计让利超过88亿元。

在广大农村地区,每月只需要三四十元,用户即可享受个人手机、固定宽带和网络电视的套餐包,农村用户使用宽带网络的负担大幅降低。

此外,我国还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出产的苹果为例,中国联通打造的智慧农业项目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出产的苹果飞入了粤港澳大湾区百姓家中,1.6万名脱贫群众开启了致富新征程。

“如今,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了百分百联网,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网上课堂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介绍。拓展农村网络应用,重点是与农村农业生产结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赋能农村生产生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最新统计显示,1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149.1亿元,同比增长16%,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9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1—8月加快9个百分点。田玉龙说,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推广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种植养殖深入融合,释放出“数字红利”,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我国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现代化信息工程网络体系建设,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动力。